水溶肥行業發展趨勢與市場規范
發表時間:2013-12-2
在3月30日舉辦的第四屆水溶肥高層論壇上,眾多水溶肥行業人士參會,大家在本屆論壇會上各抒己見,分析當前水溶肥行業的發展趨勢。
主持人:劉總,新都作為近幾年發展非常快的企業,并且是水溶肥的主要代表企業之一,對水溶性肥料的發展趨勢怎么看?
從兩個角度看,一、從營銷角度看,水溶肥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貴族肥料,從長遠看,水溶肥不僅要在高端經濟作物上,還應該會在大田作物上,從高端經濟作物走向大田,從貴族走向貧民,首先是價格體系應該從高端肥料走向普通老百姓可以用得起的肥料。針對這一點,我們公司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說,既要滿足水溶肥料的基本要求,比如對水不溶物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又要滿足農業需求,把價格降下來。我們做了很多工作,一是自己建基地,比如磷銨,一般要求用工業級的磷酸一銨或者磷酸二氫鉀,我們除了用上述原料,還把普通的磷酸一銨再次過濾,指標基本可以達到水溶性肥料的要求,但是價格可以大幅下降。66的水溶性一銨價格大概是3600,而72的工業一銨要5200-5300,很顯然,一個單一養分磷可以下降18塊左右,如果是20個磷的就是三百多塊錢一噸。
第二個趨勢,就說說到水溶性肥料就是向國外一樣的粉狀的,實際上不是這樣,比如我們做的粒狀肥料,為什么做粒狀?一是便于運輸,原來我們做的20-20-20粉狀水溶性肥料,包裝成本和運輸成本要達20%左右,如果是粒狀的可以下降到3%左右;二是結塊,做成粒狀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在一個比如張承林老師說的液體肥料,這也是水溶性肥料的方向之一。
我主要就是談這兩點:一是農民都用得起;二是要農民使用方便。
我們準備把制定的國家標準直接報到國際標準,那么該管的標準一定要管,不該管的就一定要放開。
主持人:新疆雙龍把腐植酸和水溶性肥料結合起來,更能達到節水增效的效果,那么請蔡總介紹一下技術
我想談幾個觀點:第一個就是水溶肥料的趨勢。中國2020年農業人口減少到37%,這樣農村會出現大量的大戶、家庭農場、農村合作社,他們請得起農業專業技術人員,這樣我們和技術人員直接對接,對推廣新產品帶來很多商機和便利條件。
第二個是傳統肥料在逐步減弱,新型肥料在逐漸增強,國外的新型肥料每年在以20%的速度遞增,國內10%還不到,所以水溶性肥料和功能性肥料增長的空間還很大。
第三我們如何做好水溶性肥料。如何把劉總說的貴族肥料做成農民買得起用得起的肥料,不然農民就可望而不可及。那就是降低成本,增加肥料功能,我認為有以下幾點:一是增效減量,這樣肥料貴但是可以少用少買;二是技術創新,如果技術不創新,推廣還是有難度的,比如腐植酸,腐植酸根本作用是刺激根本發達,根深葉茂,所以可以用腐植酸增效減量。腐植酸如果在酸性條件下都能達到滴灌標準。三是水溶肥的門檻太低,投入太少,家家都能做,新疆只是棉花滴灌就有18萬畝,應該用量很大,實際并沒有多少,調查得知農民覺得滴灌肥成本太高,自己家在灌里攪拌就用。
我們要求水溶肥的顆粒必須小于滴灌孔徑。還有就是成本問題。如果我們降低0.5%的水不溶物成本要增加200塊,我們寧愿不做,成本的增加還是要轉嫁到農民身上,所以水不溶物剛好就可以。這是我提的一個建議啊!
最后闡述一點:如何集約化用肥,我們的磷礦只能用40年,如何延長磷礦的使用時間,那就要提高利用率,所以不論做什么肥,都要提高利用率,節約資源。
張承林老師:實際上用于滴灌的產品不一定要求水不溶物必須低于0.5%,即使達到20%,我也可以讓它不會堵管,這需要前處理;即使低于0.5%,也不一定就可以用于滴灌,因為測定存在巨大缺陷。
主持人:說到增效,我們知道成禾佳信公司做的產品實際上和肥料有些區別,我們想請胡總給大家講一講這種增效的方式。
胡總:我非常激動,因為我們各位國外的專家介紹的技術能夠讓大家成為我們的合作伙伴,因為我們的技術可以促進根系,能夠節水50%,大家記憶猶新的貴州那場干旱,基本什么作物都沒有了,包括油菜、小麥,但是我們的基地也是沒水澆,就是噴了3次我們的抗旱綜合技術,包括葉菜都很好。
我想我們是大家的合作伙伴,在新疆做了很多的試驗示范,但是沒有很好的推廣技術,我們在廣西甘蔗增產2噸沒有問題,香蕉,SOD非常高。
首先土壤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最基本要素,我們想致力于有機農業的發展。我們這套技術對土壤肥力的增加也是非常有效的。
主持人:剛才幾位嘉賓都在談節本增效,覃總這邊也是做的腐植酸肥料,但是在節本方面做的很好,我們請覃總介紹一下。
覃總:我是廣西南寧本地的,跟蔡總都是中國腐植酸協會的理事,蔡總做的是礦化的腐植酸,我們做的事生化的腐植酸。
首先我們大家已經認識到水溶肥是我們肥料的發展方向,但是貴族肥料,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技術,解決價格問題。黃腐植酸、腐植酸和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的配合使用可以大大降低肥料的使用量,可以提高肥料吸收率。另外,從降低成本來說,礦物腐植酸有很大的價格優勢,但是我們通過將礦物腐植酸進行生化反應,雖然成本有差距,但是可以通過和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配合使用,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使用效率,這是我們獨到的地方,從大量使用來看效果都非常好。
另外,對于生化的黃腐植酸資源,通過濃縮有濃縮液,通過噴霧干燥有噴霧干燥的產品,這個產品現在已經有十萬噸,實際上已經大量使用了,在腐植酸總量里面已經有70%左右。
其實談一下我們推廣存在的瓶頸:剛才劉總談到了技術和標準,特別是標準,在水溶性肥料市場引起了爭論,確實是影響了我們肥料的發展。比如腐植酸標準,農業部標準檢測只能檢測礦化的腐植酸含量,而生化的腐植酸含量檢測不出來,相反,木質素的可以,木質素的活性比生化的黃腐酸差遠了,所以標準的制定中檢測方法很重要,要有科技的支撐,要有使用效果上的推廣和論證。再比如硅肥,現行標準中有效硅是可溶性的硅,而農作物能使用的是單硅酸,而標準里面沒有這個指標。
還有測土施肥,這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渠道,我們一直在做,在每個鄉鎮都做了配肥點,這個方法很好,精準施肥,降低成本,但是存在問題,技術監督部門認為你現場在做BB肥,這個是需要許可證的,受許可證限制,這是不合規的。所以政府在制定某項政策的時候是否有利于農民,是否有利于市場,是否有利于大眾,這是根本指標嘛,你用老的框框去框新的問題,就會給市場推動,技術進步,成本降低帶來問題。這是我們實際中存在的問題。
我們還有一項大的技術突破,就是防吸潮和結塊方面,在硅肥研發方面也做出了非常好的產品,所以我們也希望和各位廠商、經銷商把產品推廣出去,把成本更降低下去。
關于標注的補充:
覃總:水溶肥的標準問題一個核心是水不溶物,我建議增加目數標準,就是水不溶物目數標準,能通過孔徑就可以了。
劉總:我補充一點,我覺得大家有兩個個概念弄錯了,滴灌等于水溶肥。說到水溶肥就和滴灌劃等號,這就錯了,這兩個不能劃等號的。既然要做水溶肥就要有標準,如果是滴灌,不一定非要用水溶肥,復合肥也可以啊,工業級一銨也可以,氯化鉀、硫酸鉀都可以做滴灌啊。
第二個概念,大家都說行業很亂,希望行業自律,如果大家都只是嘴巴說要自律,別人不能亂做,對別人嚴格,對自己不嚴格,這不就亂了嘛。
我們這個標準不適合腐植酸的,很明確,涉及到有機的,都不包括。
申請國際標準的時候,國際上提出0.5%水不溶物是不是高了?對含量要求不限制,是30標30,是50標50就可以,但是水不溶物的標準可能還會提高。
張承林:現在制定新的水溶肥標準,實際現在制定的水溶肥標準就是滴灌的肥,大家贊成這個觀點吧。現在國家的檢測用的1號坩堝是50-70μm,而實際滴灌過濾器孔徑120目,大概130μm,實際上檢測水不溶物可能偏高,但是可以通過。當然,水不溶物越低肯定越好。水溶肥不僅僅用在滴灌,還有噴灌,沖施,淋施,不同的施用方法對水溶肥的要求是不同的。用于滴灌0.3%都可能堵,對于沖施、淋施5%也沒關系。